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我的平安夜

今年的平安夜跟往年不同,應朋友之邀,到巴黎北邊蒙馬特區的ㄧ家旅館上大夜班,大夜班的疲憊不談,之前偶而也會幫忙代代班,不過這家旅館卻是第一次去,倒是充滿了新鮮感。

這間旅館的特色是國際客人多,還有位置特別,蒙馬特的山丘有某種風情,對我來說算是最巴黎的一個地區之ㄧ了,蓋在山坡上的這間旅館也因此能在平安夜還有快滿的客人,別忘了最近的經濟風暴,前一班的同事還跟我說,像我們旅館這樣能夠滿的可是不容易的。這晚其實心情很平靜,相信耶誕節對看這版的朋友來說都只是個商業化的節日,就算是有信教的朋友也不能夠跟把耶誕節當過年的這些西方人比,上班前在路上的ㄧ些平日沒甚麼客人的高級點心店看到了爆滿的客人準備買點心去過節,撇開商業的成分不談,本來就是個蠻能享受節慶氣氛的人,所以能跟整間旅館的客人一起過節也是蠻愉快的。

剛開始上班挺緊張的,晚班整間旅館就我一個人負責,又是ㄧ間規模不算小的旅館,五十多間房間也夠忙了,加上一堆的國際客,附近哪裡有餐廳問我(我怎麼可能跑這麼遠來吃飯!),當晚去香榭大道好不好玩問我(我是宅男耶!),這區哪裡有好玩的pub也問我(蒙馬特就是紅磨坊所在,那附近是風化區,我看起來這麼沒有學生氣息嗎!?),ㄧ下又房間的保險箱不能用,要吃藥喝熱水找我要(愛知縣來的日本客人,ㄧ個太太,在我手忙腳亂的幫她燒好熱水,又跟她裝熟的說我知道有愛知博覽會後,她給了我第一次拿到的兩歐元小費!!)...畢竟這是平安夜,人們是捨不得早睡的。

慢慢的接近深夜,櫃檯前漸漸回復平靜,正在處理剛進旅館check in 的客人,ㄧ對年輕的夫婦湊過來問我 : 小孩在上面睡覺,可以借ㄧ下你們的餐廳聊天嗎? 餐廳只是用來吃早餐的,我隨口便答應說好,在忙完客人的check in後,到廚房去喝水,看到他們夫婦就坐在窗口旁的位置,燈沒開的餐廳靠著窗外的路燈照著,燈下就是ㄧ個地鐵站的入口,大大的M字配上有些坡度的山路及一旁標準的歐斯曼式巴黎建築,真是挺有氣氛的,他們應該是對很恩愛的夫婦吧! 帶著小孩來巴黎過節,哄完小孩睡覺後才有時間能獨處,好歹是花都,真的是應該浪漫ㄧ下的,他們講著我聽不懂的語言,我也裝作他們不在那盡量的不去打擾,回到位置上不久那先生就過來用英文問我說有沒有開酒器,我請他們等ㄧ下,翻遍所有的櫃子,就是找不到,這的確有點掃興,硬著頭皮說不好意思,但旅館沒有附酒本來就不一定會有開酒器,他們也知道我已經盡力了,笑著說沒關係,就這樣過了一個多小時,已經半夜三點了,還在那聊! 他們的幸福似乎感染到我,到餐廳問他們想不想喝點東西,在他們還搞不清楚狀況的時候,我說: 今晚是耶誕夜耶! 就到廚房倒了兩杯果汁給他們然後開玩笑的說:不要跟我老闆講,笑的很開心的兩個人高興的跟我道謝,我想對於找不到開瓶器這事我是有點愧疚的,還真的是耶誕夜,快四點的時候我前ㄧ班的同事居然打來問我時間,我順便就問他旅館內有開瓶器嗎? 他說就在櫃台右邊的抽屜裡,翻了ㄧ下果然有,興沖沖拿到餐廳給那對夫婦,大家一起笑了起來,還在想說這麼晚了他們還會想喝嗎? 那位先生毫不猶豫的上樓去把酒拿了下來並問我要不要一起喝,昏暗的路燈照映著他們高興的樣子,這樣的浪漫夜晚畢竟難得,我想我還是繼續當個隱形人比較好。 回房間前他們特地再跟我道謝了一次,才知道他們是斯洛維尼亞人,我心裡也感謝他們能在這個漫漫長夜陪了我ㄧ段。

記得交班的時候,同事跟我說的: 這間旅館的高層房間很不錯(總共八層樓)這句話,趁著凌晨沒人,八樓又有空房,拿了鑰匙帶著好奇心去開了其中ㄧ間房間,ㄧ步步的接近陽台,看到了讓人屏息的美景: 蒙馬特丘頂的聖心堂就在眼前,而且是個剛剛好的距離,中間還有屋頂上充滿煙囪的標準巴黎房子,有點冷,我倒抽了口氣,心滿意足的關上窗回到櫃台,真是個美好的平安夜...

2008年12月23日 星期二

佳節愉快

圖:愛心餐廳的標誌
耶誕節的前夕,巴黎沉浸在過節的氣氛中,其實已經有不少人出城過節,路上比起平日已經冷清不少,地鐵裡可以看到人們提著大包小包的禮物,還真的是一片過年的氣氛。

昨天中午一時興起,到家裡附近的肯德基吃午餐,每次到巴黎的肯德基就有到了另一個世界的感覺,首先,白人不太吃,整家店都是所謂的有色人種(包括亞洲人囉),再者由於店不多,所以每家店都是滿滿的人,不餓去排隊都會排到餓,然後好不容易買到一回頭看,隊伍的長度不變,在說借過的同時會覺得自己很像將紅海分成兩半的摩西,硬是從人群中擠出 。

我坐在靠近窗戶旁的位置,那是個人來人往熱鬧的廣場,看著窗外的行人這是很法國人的一種樂趣,突然一個吉普賽太太帶著強褓中的小孩走進了店裡,吉普賽人常在巴黎的超市或麵包店前帶著小孩討錢,巴黎人也見怪不怪,但是像這位太太就這樣走進店裡討東西的卻很少見,心裡總覺得等一下應該會有她被店員趕走的尷尬畫面,儘管對她有點死纏爛打的要東西方式不是很欣賞,看得出來其他人的想法跟我也差不多,果然沒多久她就被店員趕到門外,想著剛在在地鐵看到提著大包小包禮物的人們再看看就坐在我窗外的這位太太,我決定把沒吃的薯條整包拿給她,沒想到後面桌的國中生也把一包炸雞交給坐在地上的這對母子,接著不遠處來了一對年輕男女,把一整包超市買的食物送給她們。

我欣賞法國人十分善良的這面,一般人都以為這是個社會福利很好的國家,但是其實有許多人儘管領著救濟金仍然過著貧困的生活,如果又自己一個人帶著小孩住在大城市,那更是捉襟見肘,所以有很多的民間社福機構提供了不同於政府的幫助,比如說超市裡會有二十年前由當時最重要的喜劇明星所創的"愛心餐廳"在募集各種食物,然後生活困難的家庭可以到他們在各地的中心去領取這些食物,每到寒冬更是他們募集的高峰,這位當時憑著一股傻勁創立"愛心餐廳"的演員已經是法國的傳奇人物,每年的冬天電視都會有一場由明星們所組成以歌舞劇表演的方式來幫"愛心餐廳"募款,也成為法國傳統的一部分。寒冬送暖,這應該才是過節真正的意義吧。

2008年12月2日 星期二

馬丁尼克--美食篇(完)

昨天中午,和史地夫約在學校跟我指導教授一起討論下禮拜辦文學獎的相關事宜,算是我同校學長的他回想起當年在學校的種種似乎有些感動,決定找我一起到學生餐廳吃午餐,看到現在餐廳狀態後他說:以前真的是ㄆㄨㄣ啊!我一邊吃著,心中的OS是:這跟你媽在馬丁尼克煮的比起來,才是ㄆㄨㄣ吧!

這天又到當地版的麥當勞,跟上次吃的不一樣。

史地夫的家人們幫我們辦了一個晚會,盤子裡右上方那道菜永生難忘,那是一種螺肉,超級好吃,在那裡吃了好幾次。

這道就很法國了:焗蝦,是一道明知吃了會胖,但卻停不下來的菜。

這是在我研究作者姪子開的餐廳吃飯,是間有海景的餐廳,這是前菜 。

這是主菜,又是條完整的魚 。

2008年11月25日 星期二

馬丁尼克--美食篇(二)

前幾天巴黎下了第一場雪,儘管下的不久,但也夠讓人興奮了,氣象主播還說,這是如冬天般的氣候,意思是現在還不是冬天呢! 回想一個多月前的旅程,總有種不可思議的感覺,時差過了,對異地的記憶也慢慢消失,但是氣候的差別卻能讓人記憶猶新,在馬丁尼克我就做了個實驗:故意不擦防曬油讓自己曝曬在三十多度的陽光下,久未經歷熱帶國家的夏日,想把那種感覺刻在自己身上,還真的有效,脖子後的曬傷在回巴黎後仍然有種痛楚,特別是那時的巴黎已有秋意,手臂上的色差則一直到今天都還存在著,這一個月來溫度急速下降,感受更深,就像一個月內便經歷了春夏秋冬一樣,走在寒冷的巴黎街頭常一想到馬丁尼克的烈陽,就感覺沒那麼冷了,一直把這種感覺比喻成孫悟空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待上七七四十九天,煉過後,身體自然有了抗UV防紫外線還有不畏嚴寒的功能。

史地夫姊姊特製:白色的東西是麵包樹的果實,這東西我聽過但沒吃過,吃起來就像馬鈴薯,他們院子裡常會種,要吃的時候把果實打下來就好,其他的部分是豬腳和馬鈴薯再加點辣椒,賣相不佳吃起來卻很好吃。

這天是個週末,史地夫心血來潮要親自下廚,叫我開車到市區去買魚,我就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去買了 (因為應該是第一次這樣買魚,在巴黎不會買魚的)。

他開始發功了!
煮好!很鮮,因為魚是現釣的,然後又是煮熟的香蕉以及酪梨。

這又是另一餐,史地夫用悶燒鍋煮了一大鍋的雞肉,重點是那瓶香檳,那是去年卡佩獎得主到家裡作客帶的,馬丁尼克每人平均香檳消耗量是全法各省第一!跟天氣熱和他們喜歡辦宴會有關。

2008年11月21日 星期五

馬丁尼克--美食篇(一)

跟著一個愛吃,會吃,又會煮的人出門,基本上吃的部分是不用擔心的,如果剛好他又是大個,又信仰平均分配的左派思想,那表示,你不但吃的飽,而且還會吃的很撐,有圖有真相,讓照片解釋這讓我胖了幾公斤的旅行的原因:

有點台灣小吃的感覺,像糯米腸之類的,不過咬下去會爆汁出來

右邊那根比較特別,那是根香蕉!! 他們香蕉常常用煮的當主菜的一部分

這是史地夫煮的,在家裡吃的都他負責,我負責洗碗,哈哈,這其實是要加義大利麵的,特色應該是所有的菜都很新鮮,都是當天買當地產的

這家是當地版的麥當勞,注意看配的是飯,飯是當地主食之一,這很對我的味


餐廳,離港不遠,甚至有小朋友帶著剛釣的魚來餐廳門口賣,這麼新鮮的魚還真是過癮

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

11月11日 早11時

九十年前的這個時刻,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停戰協定正式簽署,歷時四年,死傷慘重:六千五百萬人參戰,八百五十萬人陣亡,二千萬人受傷,著名的壕溝戰,協約國及同盟國都深陷其中,在寒冷潮濕的壕溝裡,無數的惡夜,絕望....法國處於戰爭中心,每年十一月十一號除了是國定假日,早上十一時法國總統都會在巴黎凱旋門下的一次世界大戰無名將士墓上點上焰火,今年為紀念九十週年,特別改到此戰中最重要的一役的所在地凡爾登擴大舉行紀念儀式,在一萬多名陣亡將士的墓前,法國總統薩克奇特別在英國查理王子,澳洲總督,各參戰國的大使前發表了一篇紀念的演說,演說的重點除了表示對不論戰勝國及戰敗國的陣亡將士的哀悼外,特別提到大戰期間,法軍因為拒絕作戰而遭到槍斃的600位士兵,他說:他們不是懦夫,只是已經到達極限...這是第一次有總統為這些士兵提出不同的意見,雖然還達不到"重建聲譽"( réhabilitation ),但已經是很大的一步了,當然,在今年初法國最後一位參戰的老兵去世後,這場戰爭已經沒有見證人了(英國加拿大都還有幾位活著的老兵)。經過九十年,總統為這些當年背上"不名譽"之名的士兵恢復的應該不是真正的名譽,而是一種人性的體諒吧...

一個深秋的午後,在巴黎鐵塔附近的一個公園偶遇一對八十多歲的老夫婦,老太太跟我提到她父親曾經參與一戰一事,對照後來看到的相關記錄片,這些參與過壕溝戰的悲慘的人,在戰後根本無法再與親人提到此事,老太太說跟二戰比起,一戰真的是所謂的"大戰爭"(La Grande Guerre),這些"後代",比如老太太八十歲了,一戰結束後的十年她才出生,常常得要靠後來所出的書籍才能了解他們的父親祖父所經歷的慘烈,老太太特別問我有沒有看當天的費加洛報,因為那期特別有提到關於一戰的書籍,在那個時代,信件是戰時唯一的溝通工具,有無數的信件保存下來,甚至集結成書,都成了了解這次戰爭的最好管道,戰爭是如此的無情,但是這些書信中卻是有血有肉的人所寫,當然從一戰後二十年後又發生的二次世界大戰來看,似乎又不能得到人類能從歷史中得到教訓之類的結論,或者對人類保持樂觀,不過看看九十年後的今天:歐盟的建立,國與國疆界的模糊,德法成為最緊密的夥伴,不也證明世仇也可以成為朋友? 我寧願抱持著對人類的樂觀,希望這些無數戰爭的亡靈真的能為後代帶來和平的啟示...

2008年10月29日 星期三

馬丁尼克-- 又是唯一的亞洲人


晚上,經過一天的宅男時光,史地夫覺得還是下山晃晃比較有意思,畢竟我們雖然住在山上,但十幾分鐘的車程後就是海邊,所以怎麼樣都覺得既然到了這裡,多看海多賺到(巴黎只有條塞納河啊)。車子開離鎮中心的時候,眼前突然出現一棟十分前衛現代的建築,看起來很像一個保齡球館或pub之類的,史地夫的好奇心和第六感又開始作用,跟我說,就是這裡!! 不過我知道他講這話的時候其實是充滿不確定的:他根本不知道這建築是幹嘛用的吧....


停車場停滿了車,一下車我們就迫不及待的問一旁的人,這裡在舉辦甚麼活動啊? "歐! 手球賽",路人回答,突然有種奇怪的感覺,但又有種莫名的感動!因為...法國男子手球隊是今年的奧運冠軍啊! 奇怪的感覺則是因為在台灣,我記得只有國小的時候有看過有人在打手球,之後就完全沒有手球的消息,反而是在巴黎經過兩次奧運,看過幾場法國手球隊的比賽,我也還知道法國手球隊的傳奇人物,前隊長Jackson Richardson是來自另一個海外省:留尼旺島的選手,就在陷入一連串的疑惑中的時候,史地夫說:進去看吧!於是,這成了我除了小時候買票去看中職後第二場花錢買票的球賽.....

馬丁尼克一向是法國運動員的人才庫,這體育館果真是國際水準,但從一進體育館開始便發現所有人都在看我,更不用說進入觀眾席了,"各位!我也覺得很怪啊!" 我心裡想,當然,這種"唯一亞洲人"的場面在歐洲也不是沒有遇過,裝沒事就好,對我來說,真的是想好好欣賞一場精彩的手球賽,對史地夫來說,他是想要觀察來看球的觀眾,所以我正在專注的看球的時候耳邊不時會傳來他的聲音:你聽那個太太,她大喊對手是孬種,有點粗魯....我早知道他不是個運動迷,球賽剛開始,他就把主場跟客場球隊搞反,在我相信他對手球的了解比我差很多後,馬上對他提出糾正,球賽過沒多久,他居然拿出幾天前買的當地工會雜誌,就這樣看了起來! "有這麼無聊嗎!? 我覺得還蠻精彩的啊",一邊在想:好險國小沒有這批黑人同學,不然如果玩躲避球,準會被他們砸死! 看完了一場女子隊的又來一場男子隊,看到史地夫有點坐立難安的樣子,我們又在觀眾們的注目禮下離開了體育館。




圖:珍貴票根一張




2008年10月23日 星期四

馬丁尼克--我愛你

馬丁尼克的北岸有著與南岸完全不同的景觀:北岸是黑沙南岸是白沙;北岸是岩岸,南岸有著名的白沙灘,這天我們到北岸的一個小漁港,面對海令人驚訝的出現了一面寫滿各國語言拼音的"我愛妳",史地夫的姊妹陪著我們,問了我中文的"我愛妳"在哪裡,你找到了嗎?




跟這面牆對稱的另一面牆寫上了"愛"的定義: 愛是擁有一種對他人的愛的態度。這兩面牆面對一望無際的大海,好像在跟全世界宣告我愛妳這件事...









2008年10月21日 星期二

馬丁尼克--巴黎


在離開前的前一個晚上,我們到一個導演家聊天,到最後他跟史地夫說:你居然沒帶他去玩水啊!!?? 身為一個馬丁尼克人! 這是不允許的!你一定得帶他去! 其實我不怪史地夫,這兩個禮拜內我們有試著抽時間去,但是總是遇到下雨,我跟史地夫講:都怪你!說這趟旅行是"工作之行",上面聽到了,就拼命不讓我們去玩。隔天下午我們得搭飛機回巴黎,早上五點多他就已經起來準備了,有潔癖的他覺得要還房子給房東得把整個房子清的乾乾淨淨,而且接著我們要去海邊!! 看來他聽進導演的話了,說真的像我們這樣幾乎滴水不沾的,對法國人來說幾乎是不可思議的(我指從法國本土來的法國人),許多法國人來的目的就是在海灘旁待上個一兩個禮拜,因為馬丁尼克是以美麗的海灘為名的,導演聽我們隔天就要走還特別講個一個就在我們住的城市的附近的一個海灘,結果我們就真的下水了!

那一整天都是覺得不捨的,我要再提一下這趟旅行的目的,以電影來說,有點混合了"海角七號","頭文字D",可能再加上一些藝術電影,不過離開巴黎的時候我沒有大叫"X你媽的巴黎!"(我們也真的有去找樂團及編劇),開車的時候我也沒有甩尾(但在熱帶暴雨下的夜晚下開山路,能見度近乎零,也真的是需要勇氣),我們也沒有做一些晦澀難懂的事,在總共1500公里的山路中,我們拜訪了十多個人(哈拉了三四十個人),有去年卡佩獎的得主,健保局退休的喬瑟夫夫婦,兩個古巴藝術家(我提到台灣棒球,他們還說看不慣我們常短打),一個得到總統頒發的騎士勳章的前銀行總經理,一個工會領袖,當地教師訓練中心的主任,兩個城市的市長,史地夫的全家,一個瘋子,一個搭便車的法律系學生,一個路邊大排檔跟我們談當地政治的工人,一個導演,一個鞏固爾獎得主,我研究作者的親戚(包括一位餐廳老闆,在他餐廳吃了一頓),一場巴黎來的教授的演講,一個法農太太(Franz Fanon的姪女,誰是Franz Fanon,請看我巴黎朋友的朋友所翻"黑面具白皮膚"),當地的參議員,一個大學教授,一個學生會的幹部,冠上我研究作者名字的國中的校長....

每一次的見面我們都花了相當長的時間跟他們討論,講到當地哪個市長貪汙,一些有的沒的事我都知道,史地夫的衝勁把我推到了極限,我只能說今天如果不是我有開車的天賦,或者說我也是個胸口有火的人,恐怕這趟旅行沒辦法照他的期望完成,到巴黎的早上,整個透支的衝到床上,睡了將近24小時。

走在巴黎街頭,整個對這個我待了五年的城市都有了不同的看法,對我來說,馬丁尼克就像"回到未來"的第二集一樣(應該沒記錯)帶我進入了一個另一個次元的法國,一個位在海上的法國(這樣講當地獨立派的人士應該不會同意),一個人類史上或說西方史上最重要的一件事--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所造成的一個事件(我用沒有爭議的說法,而不說是悲劇或是偉大的發現),一群人,這群人便是一種所謂的克里奧化的代表,也就是一種混血的地方及人類,我邊走著邊想著這些,在馬丁尼克的時候,學文學而不是社會學的我也知道這樣的田野調查所需要抱持的態度,如好萊屋電影常說的一句"It's not our war!",我沒有被我的情感所影響,雖然我覺得對他們有著如此深的感情,這個島發生的很多事或因為它而產生的理論其實都可以做為另一個島(台灣)的參考,我可能就是以比較的方法來看,所以真要保持客觀又不容易,當然史地夫對這島的愛還有他的家人的熱情及彷彿是他尋根之旅的旅程往往讓我也陷入其中,不過我是以一個同理心來看的;我又想到了一個旅行的意義,我想為什麼這旅行對我的一生都將是難以忘懷的不是因為它充滿了異國情調,而是它是充滿人性的,人文關懷的,而不是只是外表的,任何一個地方都有它的故事它的美景,但是親自去發掘,親自去體會,加上人與人直接的接觸,那是完全不一樣的,我知道我的透支是因為每一次的訪談中,儘管常常是史地夫在提問,但我努力的把每一字一句,每一個故事都刻進我的腦海,晚上,巧合的我研究的作者剛好在協會主持一個新的講座的開幕,會後我毫不猶豫的走向他,跟他說我在他侄子餐廳所看到的美景,及他們所談的他,這位八十歲的老先生,笑笑的跟我說:那真是太好了! (我本來也想順便問一下我親手幫他包的辣椒罐頭如何:P )

當然接下來我得帶著這些我親身得到的經驗繼續投入對他的研究,我也確定的知道,某部分的我似乎也產生了改變,在這"回到地球的觀察期"的同時,我還會把我在當地的所見所聞繼續的跟大家分享。

2008年10月18日 星期六

在寧靜的墓園裡


當史地夫問我可不可以繞去他父親的墓前獻上一束花的時候,我毫不猶豫的答應,這裡每天早晨的廣播,都有一段宣讀過世者名單的節目,法國殖民者當年以宗教的方式同化這些奴隸,影響至今,大多數的馬丁尼克人都是天主教徒,我們曾經在一個小鎮遇到一隊送葬的隊伍,寧靜,安詳 (在巴黎的拉榭思神父墓園和蒙馬特墓園甚至是觀光的景點)。

在進入墓園的一刻,史地夫對著門口的大十字架在胸前畫了個十字,他說:儘管我是極左派,無神論,我還是要尊重一下死者的信仰,墓園規模不大,有片正對著海的美好視野,史地夫說:以後我會回到這裡,就葬在我父親身邊, 我一邊問起他父親的種種,他跟我解釋在四五零年代,馬丁尼克的蔗糖工業崩解,加上一些社會政治的種種原因,法國政府採取鼓勵安地列斯海外省人民移至Métropole(等於是法國本土的意思)的政策,這個政策的結果是,島內的男性紛紛離開,女性則留在家裡,造成留下來的男人可以有很多的選擇,當然這不是他父親選擇另一個女人在一起的唯一理由,但這是個在當時很普遍的社會現象,這也是他母親決定獨自帶著三個小孩離開馬丁尼克到巴黎郊區開始新生活的原因,到馬丁尼克的第二天我們就去見他的"另一個媽媽"還有同父異母的姊妹們,他說每次回來都一定會來看這"另一個媽媽",並且把她當自己的媽媽看待,對爸爸當年的做法他以包容的心態,用上述的歷史的理由來解釋 。

墓園小歸小,不過他卻怎麼也找不到父親的墓碑,我要他別急,儘管下起大雨,反正景色很美,坐在涼亭等他其實也蠻舒服的,他父親數年前過世,上次去墓園也是那時候的事,所以其實印象有點模糊,想打電話問他的家人,卻怎麼打都打不通,手上拿著剛買的花不知怎麼辦,他決定靠著印象,找到一個沒有刻上名字的墓,放上他的花,跟我說:父親就在我的心中,就算我搞錯了,這是一座沒有刻上名字的墓,上面又甚麼花都沒有,我把花擺這裡,也算是對這可能是個可憐人的一種致敬。離開時,我緩緩的開動車子,他把原本輕快的音樂關掉,這關掉的音樂正是史地夫爸爸在他小時候最喜歡聽的加勒比海音樂,每次在車子裡,這些歌都會讓他一直重複的聽,然後興奮的大呼小叫,我知道每次放這音樂,他心裡所想的都是父親在他童年時所帶來的美好時光,那些時代所造成的分分合合就都不是那麼重要了...

圖:房間窗外

2008年10月14日 星期二

講一個離奇的故事好了

這是座位在山上的城堡,建於1930年,一個當地的白人家族所蓋,要知道當年法國會願意把路易西安納拱手讓給美國,而留下馬丁尼克和瓜達路普,其中一個原因便是這裡產蔗糖,當年帶給法國豐富的收益,這也是為什麼需要黑奴的原因,就算在1848年廢奴,白人仍在當地擁有大量財富(直到現在還是)所以這城堡的建立也不足為奇。
圖:史地夫正在"配合"Lord Bayron
史地夫帶我來這個城堡之前我並不知道到底是甚麼狀況,到了現場他才告訴我一些關於這個城堡的故事,也是因為剛好他就在看一本關於這個家族的書所以才產生對這城堡的興趣,他更大的目標是搞一座博物館之類的,將我們基金會的馬丁尼克總部設在這裡,不過,令人驚訝的,這是個有如鬼屋的古堡,整個荒廢傾圮,關於這個家族的故事這裡先不提(書我還沒看),但是從一進這個古堡的大門開始,就像進入了另一個時空另一個世界,因為帶我們的"導遊"基本上是個精神錯亂的傢伙,這就是有趣的地方了,他自稱自己為Lord Bayron,號稱是法國皇室的後代,擁有這個城堡的繼承權,他說整個馬丁尼克都是他的,還有整個歐洲都有他的皇室親戚,又說加拿大也是他的...這是個很詭異的狀況,他講的逼真到如果史地夫沒跟我講也許我還會相信是真的,整個城堡充滿了股老鼠的臭味,加上真的感覺很像鬼屋,配上本來應該是法式花園卻種滿香蕉的庭園,很超現實,我們一邊聽他講這城堡的"故事"(當然大半是他自己編的),一方面又要配合他演戲(比如說史地夫說我是從台灣來特別看他的,因為台灣人也知道他,他還回說:哇靠,傳到台灣啦!我差點笑場),離開庭院有點驚魂未甫的感覺,不過跟史地夫都覺得很值得!

2008年10月11日 星期六

來稍微小講一下這次的諾貝爾文學獎


在車上聽到Jean-Marie Gustave Le Clezio得到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時,史地夫看起來很興奮,因為此行的另一個目的是為了十二月在我學校所辦的安地列斯文學獎:卡佩獎, 這獎一般是輪流在海外省舉辦,十二月的這次他們找上我的指導教授合辦,算是一件大事! 而他跟 Le Clezio先生有甚麼關係呢!? 他曾是這個獎的評審,和我研究的作者熟識,甚至在幾年前來馬丁尼克和當地的藝文人士見面,包括上面所提到的喬瑟夫都曾與他吃過飯,在前天被記者訪問的時候,他還特別提到我作者的名字(多年前他曾寫過一篇書評來評論我作者的書)!因為我還沒看到這個報導,所以也不便評論,而且我對他的作品也真的不熟,不過如果有機會可以見到他(儘管他都在海外旅行,但我會建議史地夫看能不能請他到我們的基金會來跟我作者對談之類的:P),倒是可以跟他談談馬丁尼克的種種。

圖:這些日子來忠實的鄰居,大牛跟小牛。

吉絲蓮,喬瑟夫

吉絲蓮,喬瑟夫:
這次來到馬丁尼克,認識了許多朋友,除了受到熱情的招待外,還讓我發現了這地方人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如此的深,這地方經歷了許多別的地方所沒有經歷過的事,三十度的高溫下,你帶我參觀了葛立松作品中的拉瑪丹,甚至見到了作品中的人物,這事多麼令人高興的事,有多少讀文學的人能夠享受這種待遇!
晚上到你們家,吉絲蓮的廚藝真是令人感動,我跟妳說:到馬丁尼克來,我對台灣的鄉愁都消失無形,跟巴黎比起來,這裡的食物有一份熱帶所特有的熱情,如同我的家鄉:台灣,你們的熱情也猶如台灣人,我彷彿回到了家鄉,和長輩閒話家常,你們的智慧,對文學和社會的知識令我印象深刻,在雨聲,蟲鳴的夜晚,吃著豐盛的晚餐,談著這裡的鄉土民情,真是個美好的夜晚啊! 希望你們心想事成,身體健康,我會帶著你們的熱情,好好努力,讓我家鄉的人們知道,在世界的另一端的另一個島上,有一群人,為了他們的歷史,認同努力著,而這份努力,我會試著讓我家鄉的人們了解的!

穆勒 二零零八年十月九日
-------------------------------------------------------------------------------------------------
這是昨天的行程,拜訪身為基金會秘書長的喬瑟夫(他不久前才出了一本書),是一個必要的任務,他知道我們要來,決定帶我們參觀我作者小說中的世界,從健保局高層退休的他,感覺就像是個阿公(他也真的是,孫子跟我一樣大),邊走邊介紹這小城的故事,甚至就直接遇到我作者的親人,還跟他們聊天,晚上到他們家,他太太為我們準備美食(安地列斯美食專欄下次會po!!),還有一大盤龍蝦,簡直是吃到飽龍蝦宴,就在酒酣耳熱之時(酒我沒喝,要開這種又雨又沒燈又是山路的艱難狀況,喝酒等於是自殺),喬瑟夫突然請我用中文寫下一些東西,一整天已經累到快不行的我,硬是寫下了一篇不甚通順的文章,重點其實是中文字,第一次被說寫的字真是美,哈哈哈!接著還念出來給他們聽,寫的時候一邊想著法文要怎麼說,所以有些錯亂.....搞不好這信會成為他們的傳家之寶哩 :p

關於我們的"小木屋"


這就是我們所住的"小木屋",其實大的半死,光是床位就可以睡上六七個人,如果開派對的話擠上二三十個人不是問題,不過要強調,這裡是法國的海外省,用的是歐元,物價跟巴黎也差不多,所以這屋子租上兩個禮拜也得要一千歐元左右,雖然在鄉下,不過根據跟當地人聊天的結果,這房子加地也至少要四十幾萬歐元!!!! 所以,真的要當大爺享受的話,還是在亞洲就好。

介紹一下我朋友-史地夫


我來介紹一下我的朋友-史地夫,跟他認識的過程十分有趣,我論文研究的作者在巴黎有一個基金會,推廣他的理論和想法,就在我開始對他的研究沒多久,這個基金會也剛好成立,他的作品有一定的難度,對一個完全不了解他作品中世界(小說的內容都發生在馬丁尼克)的我來說,更是一大挑戰,許多法國人都覺得這是件艱難的挑戰,所以這基金會一成立,我便加入了會員,並參加許多他們在巴黎辦的活動,一般都是些教授的演講。就在一次演講,我指導教授剛好也在現場,就把我介紹給史地夫 ,他在這基金會負責財務的工作,這是個很小的基金會,實際上的會務都在他手中,正職是在銀行工作,在跟我同一個大學拿到歷史學碩士的他自小就到巴黎,在銀行上班的他信仰的卻是馬克思主義,也投入許多時間在工會運動上,一手管理有錢人的錢另一手又是馬克思主義,其實是個很有趣的狀況,充滿熱情的他當知道我在做的題目,就請我到他家聊了幾次天,算是真正帶我進入了加勒比海的世界,不管是那裏的社會問題,文學,他都有深刻的見解,一整面牆的書幾乎把這個領域的書囊跨,對於有著一手好廚藝的他的邀請,我從來都是熱切的赴會,直到幾個月前的一天,他問我要不要跟他一起來馬丁尼克,一陣思考後決定來,這個島是個法國人的度假勝地,但另一方面又有豐富的音樂文學藝術,還有最吸引我的社會問題,這裡的住民,在四百年前被歐洲人從非洲運過來,目的是墾殖甘蔗,糖,在經歷了從殖民地到廢奴到成立為海外省,不只是這小島上的人民,至今仍影響的數千公里外的法國,郊區的問題,認同,族群的融合...這就是對他的小介紹,之後還會常提到他的。

2008年10月9日 星期四

馬丁尼克-- 一個小故事


我不知道20分鐘內可不可以講個小故事,因為原則上再過20分鐘這家網咖就會關了(晚上六點關!!),這幾天的行程跟我的"山路拉力越野賽一樣"又快又急,連拐到山腳上網的時間都沒....好吧!這故事很簡單,朋友(抱歉,今天還是沒辦法講到他)決定到首府去,看他小時候長大的地方,他年近四十,渾身是勁,也是因為他的邀請我才到這,他小時侯長大的地方在港邊,一個可以說是有點"貧民區"的地方,到現在都還是警察不願意進去的區,大白天的,身高188公分的他,加上身為一個莫名其妙東方人身分的我,完全覺得當地人不會為難我們,開到小巷弄內,其實在前任市長努力下(下次介紹!),這區外表上並沒有想像中的差(畢竟還是法國),朋友跟我說,他小時候常去一間雜貨店,是個中國人開的!!四海之內皆有中國人這我不意外,之前到市區也發現許多的餐廳都是中國人開的,不過奇的是說著說著他就突然興奮的叫我停車,因為我們正經過他口中的這家雜貨店,趕緊停好車,到店門口。這是間有點像違章建築的房子,特別的是,基本上顧客是不能進去店裡的,因為有鐵柵欄擋著,昏暗的店內依稀看到個個頭很小的太太,看到我們靠近,她跟我們打招呼,我朋友說:太太!妳記得我嗎? 大塊頭的他彷彿瞬間回到童年,一個十歲的小朋友,跟這太太報出他的名字,明顯的法文不太好的太太記不太得,不過似乎又有些印象,朋友小學六年級就到巴黎念書生活,這太太如果記的起來也算奇蹟吧! 不過因為朋友兄弟眾多,其實還是有得聊,接著換我上場,朋友說:你去跟他用中文聊聊看,我就先用法文說:您講中文嗎?她一臉狐疑,說她是廣東人,我就直接問了:您好!我是台灣來的!! 她也用國語回我:啊,台灣啊!接著,朋友想問問她的過往,結果,這太太跟我說,她已經來這裡四十年了,從香港過來的!先生和小孩則在另一個法國海外省圭亞那,朋友想問說現在這個區的治安狀況,老太太看得出有些沮喪,她說:前陣子還有流氓拿刀在她前面晃,想到一個老太太自己在一個加勒比海的小島上,又是個惡名昭彰的區,心裡真的有些難過,朋友則沉浸在他童年的時光中,看得出來這個老太太是他記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四十年前,加上這幾天來見到的人事物的交織下,我在這個32度的小島上第一次濕了眼眶.....

2008年10月7日 星期二

這就是十月大挑戰


經過八小時的飛機航程,現在位在加勒比海上的法國海外省馬丁尼克,預計要在這待兩個禮拜,目的是要做實地的田野考察(這以後再解釋吧),這是個比台北縣還小的小島,天氣跟台灣差不多,也就是前一天在巴黎要穿大衣到這裡就只需穿T-Shirt短褲,濕熱的程度跟台灣也有得拼,其實來這面對最大的挑戰算是開車,對N年沒開車的我來說,一開始還真是有夠害怕,尤其是第一天到這下飛機是晚上,人生地不熟,又下雨又山路的,幸好民宿老闆的兒子,一個大叔來機場接我們,看到我一副第一次摸到車的樣子直說:這樣不行,我來開! 剛好他老婆一起來,所以最後是他開我們的車,大嬸開他車,接著是一連串的害怕,那路...全是崎嶇的山路,沒有平的路啊!大叔一路上又一直說哪裡出過車禍哪裡又有人亂闖,還說,在馬丁尼克開過車,到哪都可以開(我以為只有台灣人這樣以為!),經過一小時的山路,終於到達位於山上的木屋,兩個人住可以七八個人睡的大房子,算是這個島的鄉下地方,為了隔天要開車的事晚上實在有點輾轉難眠,隔天一早甚至跟朋友說:我做不到! 朋友是個十分有耐性的人(關於他以後再提),要我慢慢來(硬是要我開就是了!),沒想到手一沾到方向盤,居然發覺自己賽車手的天賦,到現在第三天了,每天穿梭在崎嶇的山路簡直是如魚得水,雖然真的很像越野拉力賽!每天上百公里的里程也許不多,不過山路加上這裡的駕駛都開很猛,(忘了一提,NBA球員Tony Parker的老家就是這裡),感覺有點像跟一堆黑人選手賽車! 到這裡幾天已經密集的見過一些朋友和當地的人,關於這旅程我會繼續update,要知道要下山才能到網咖,-而今天剛好沒有特別行程,反正有機會再po囉。

2008年9月17日 星期三

寒天下的熱血獨白



久違了...度過了來法的第五個暑假迎向第五個秋天,7-18度的溫度足夠提醒人們這是秋天了,為了月底註冊所要交的功課,暑假以來總在當宅男館男(圖書館),心力交瘁下也實在沒甚麼心情來交待近況,這碗泡麵,是之前打個小工後,台灣朋友所留下的,在法國買不到的,吃下去熱血了起來,"真是碗熱血的好泡麵",一口氣呼魯吃下後不禁說出這句話。這種熱血的感覺對照最近台灣當紅電影"海角七號"還真是符合我最近的心情,不就是靠著熱血來衝,在這個寒冷的北國,讀著"洋書",靠著就是這股熱血啊!腦海中回想起十年前的自助旅行,在南法騎著機車馳騁在薰衣草旁,對照著現在的寒冷,塞納河的激流....下月月初,離開巴黎一陣,將面對更熱血的一個挑戰,先讓我衝過月底這關吧!

2008年8月10日 星期日

D.F hits the road one last time before to tie the knot




好友要結婚了,他室友決定要為他辦場最後單身派對(標題便是他為這次聚會取的),限男生,由於現在是法國的大放假,能去度假的都去了,所以最後到場的總共五位,這種場合一定要去湊熱鬧的,可以多了解一下法國的文化,身為經濟學博士的新郎是個很悶的傢伙,所以大家先前就決定不要太亂搞,電影裡的那種有脫衣舞孃出場的畫面就可惜看不到了。結果最後是聊天喝酒---吃飯聊天喝酒--聊天喝酒....

第一張照片是飯前去一家很可愛的小酒吧喝餐前酒,都是調酒,喝了兩三杯已經有點暈了,最左邊那杯叫"Shreck"史瑞克,一整杯綠色跟史瑞克很像,是萊姆酒加薄荷葉之類的組合,中間那杯是"Majoto"就等於不把葉子打碎。


接下來是吃飯,已經醉醺醺的大家到附近的一家義大利餐廳吃飯,這是家義大利人開的正統義大利菜,連紅酒都是配義大利紅酒,其實就是某種義大利麵配一些火腿小菜,重點還是喝,吃完飯,看在我們有個夥伴不斷講義大義文的份上,特別讓我們嘗了幾杯消化酒,所謂消化酒通常是某種極烈的烈酒,用拜拜用的小杯子裝,到這時候,其中一位已經不行,奪門而出,將義大利餐廳主廚的心意全部奉獻給巴黎人行道(另一位朋友甚至把"它們"照下,隔天並用email羞辱了他一番,可能以後可以拿來勒索他)。



最後,我們又回到剛那家吧(開到凌晨兩點),到小店唯一的包廂又點了一杯,深深覺得,法國人喝杯小酒可以,但這種接近毀滅式(這是事後新郎寫給大家的email用語)的喝法,台灣人還是略勝一籌。
喝酒請勿過量

2008年7月19日 星期六

四宅一生酒肉會

一個悶到深處無怨尤的週末午後,四個苦悶的博士生=宅男,在蹲論文的同時,也不忘展現Solidarité,也就是一種男人間的團結,特別選在美麗如畫的巴黎郊區小城Saint-Germain-en-Laye展開這次的酒肉會。桌上那一大碗是滷大腸及一些忘了是甚麼的小菜,盤子裡是白斬雞,這是到著名的溫州街所買的現成菜,配上一些韓國泡菜,桌上的啤酒,腳邊的香檳和whisky,一種混著台式歐式的混雜風格,回家,混酒後的暈眩襲來,無悔,特此紀念。

2008年7月13日 星期日

有趣的廣告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廣告,由法國政府所製作,目的是要宣導一項新的交通政策:從今年七月一日開始,所有的車輛內都必須配備一個三角警示標誌,及一件黃色的反光背心,為的是當車輛故障停到路邊時能避免因視線不明而被別的車撞到。這是個可比當年台灣騎車須全面戴安全帽的措施,儘管車子故障不一定會發生,一旦發生,這兩件設備卻可以保護安全,為了宣導這項新措施,特別找來鼎鼎大名的Chanel王牌設計大師Karl Lagerfeld來當海報主角,身為德國人的他很早便到法國發展,法國人對他也不陌生,墨鏡和手套還有高領的白襯衫是他標準的打扮,這海報上的句子十分有趣:它是黃色的,很醜,跟所有其他的東西都配不起來,不過卻能救你一命。這話出自時尚大師口中自然是十分的有說服力,其實為了騎腳踏車,我也有一件這個黃背心,平常有時候還會怕有點丟臉像清潔工,不過有了大師的加持,我也更敢穿了。

2008年7月4日 星期五

Ingrid Betancourt: No mas secuestro !!

這段影片紀錄的是Betancourt女士在2002年參加哥倫比亞大選時,與叛軍組織FARC的座談,在座談中她談到對哥倫比亞未來的看法,並要求判軍能夠接受她的看法,這段節錄是整個座談過程中最震撼最令人動容的一段,也成為近年來在法國電視上播出的聲援她廣告的內容,令人感嘆的是在座談會結束後的九天後她便被FARC綁走。
在片中她說:FARC可以做一件事,一件偉大的人性的事,如同送所有人一件禮物一樣...不要再綁架了!不要再綁架了!(No mas secuestro)
就在她講這句話的時候,鏡頭帶到一個戴眼鏡的先生前,這人是FARC的第二號人物,在幾個月前哥倫比亞政府軍的一次攻擊中被炸死,當時還因為突擊的地點位在哥國跟厄瓜多的邊境上,後來發現實際上是厄瓜多境內,而引發兩國的外交爭議。
影片最後的照片是大約去年Betancourt女士在叢林中被監禁的照片曝光,消瘦絕望的模樣同時也就是掛在巴黎市府前的那張巨幅照片,在巴黎時間今天下午,她已親自來到巴黎,並在晚間將這張巨幅海報摘下,不過也提醒所有人:仍有七百多名人質在叢林中絕望的度過著(就跟三天前的她一樣),請不要忘記他們。

2008年7月2日 星期三

快報



一個令人激動的消息,Ingrid Betancourt 獲釋了!! 這是一位哥倫比亞的女士,前夫是法國人的她同時也有法國籍,曾是國會議員的她並參與哥倫比亞總統大選,在6年前於哥倫比亞的叢林被綁架。
這個名為FARC的游擊隊長久以來藏在哥倫比亞的叢林裡,並且以綁架重要人物或外國人為主,靠著古柯鹼的買賣來維持他們的生存,這些人質在潮濕的雨林中過著非人的生活,常在病痛和饑餓中渡過,甚至有部長被綁架過,新任總統沙克及上任後變以讓她得到釋放為重要任務,除了和哥倫比亞總統常保聯絡外,和叢林包括的鄰國厄瓜多,委內瑞拉的總統也有許多的交涉(哥倫比亞較親美,另兩國則較左派並反美),除了巴黎市府前掛了張Betancourt 女士的巨幅照片外(表示為她祈福),電視上也常看到相關的新聞報導,她跟法國前夫所生的小孩也常常勇敢的參與電視廣播的訪問或遊行,母親在她們小的時候就被綁架,目前是青少年的他們有著比一般小孩更堅毅的外表,每次出現總是讓人心碎。
幾秒鐘前看到電視的跑馬燈(法國電視很少很少有跑馬燈的),這次應該是確定了(幾個月來有許多的假警報),算是給所有的人一個大禮物吧!
P.S 照片是隔天下午去照的,就是上面提到的掛在巴黎市府前的巨幅照片,上面甚至有個計數器,來提醒大家她已經被關多久了,去照的同時,剛好支持她的後援會及巴黎市府正準備開個感謝會,市長和哥倫比亞大使都到現場,所以照片上有許多記者和攝影機。在我照下這張片之後,巨幅照片上貼上了紅色LIBRE大字,表示她自由了。

2008年6月27日 星期五

美好夜晚



這是一場幾個禮拜前的一個晚上應一個巴黎高等音樂院畢業的鋼琴家朋友之邀請所參加的表演,這朋友很有趣,儘管讀的是法國最好的音樂院,嗜好卻很特別--打電動,反正也是用手嘛。不是巴黎人的他在19區的學校附近租了間小套房,房間雖小,影音設備卻是第一流的,除了為了電動音效外,也是為了看dvd,他的收藏算是有點誇張了,各種電影都有,然後喜歡找人去他家一起分享,對這種明明自己已經看過好幾次卻又喜歡找人一起看第N遍的人,我一直覺得很難接受,加上他龜毛潔癖的性格,為了約人可以橋上好幾個禮拜,只能用音樂家比較怪僻這個理由來解釋(當然遇到某種行業的某種人,當這人跟我們不一樣時,常會得到這種結論,沒有負面的意思)。

曾參加過一次他的鋼琴演奏會,很傳統的古典音樂表演,這次收到他的邀請函,發現居然是戲劇的表演,當然,他是負責配樂的部分 (後來才發現不盡然),看到演出人員名單,也不過兩個名字,心想應該是小型劇,再看看標題--杜思妥也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記,果然是個有意思的劇碼,本身是個劇場迷,不過來巴黎多年,看過的劇卻沒幾齣,儘管每晚在巴黎演出的戲上百齣,在沒人推薦的情況下實在不知如何是好,反而是在台灣的時候,選擇少還比較常去看,說劇場迷,其實也是因為大學時參與過好幾場戲劇的演出,到現在,課堂上的東西模糊了,演戲的經驗卻歷歷在目。

這戲演出的地方在一家土耳其餐廳的地下室 (我朋友是希臘裔的,在不確定現在希臘土耳其的地緣政治下,我還以為是希臘餐廳,這兩個國家一直以來為了賽普勒斯的問題有過爭端,最近問題似乎有解決的跡象),這點就很有趣了,因為劇本設定的"地下室手記"就是發生在地下室啊(光這點就要拍手了,有幾個劇場在地下室的)! 開始的時間有些延遲,喝著隨票附贈的馬丁尼,四周一堆操著西班牙語的外國人,在納悶的時候工作人員便要大家下樓,這地下室是很標準的餐廳地窖,巴黎的餐廳大多拿這種地窖來放酒飲料雜物,也有當廁所的,當劇場倒是首見,本劇是個有哲學性意味的文本 : 一個年輕時當過公務員的中年人,其後離職,生活在地下室,在接近瘋癲的情況下,道出許多人性的問題。這種劇讓我想到貝克特的荒謬劇場,我這詞當然可能是誤用亂用,不過都是很適合台灣所謂"當代劇場"的演出,約20人的小場地,"舞台"就在腳前,昏暗的燈光,用碎報紙和巴黎市垃圾桶構成的佈景,一個燈光,一個鋼琴配樂兼演員 (自然就是我朋友),要演瘋子還不簡單,不過這主角有他的優勢,操著一口奇怪口音的法文,似乎是故意學俄國口音的 (結束後才知道是阿根廷人,難怪一堆講西班牙話的朋友),這讓這齣背景在俄國的劇更有說服力,加上這些老外還真有優勢,大鼻子大眼睛的,演起瘋子真的頗像。這戲獨特的地方除了瘋子的獨白外,導演利用場地也是一絕,中間一段出現演妓女的另一位演員,卻是在我們的背後出現,等於是第二舞台,從前舞台到後舞台的過程,瘋子還在觀眾的座位間穿梭,增加臨場感,當然說真的這些手法我們在大學就都用過了,不過去劇場的重點就是體會臨場的感覺和氣氛。表演結束,朋友請我留下聊天,我不斷的讚美他們的演出還有編劇 (這種小劇場的好處就是這樣,演完後大家像可以像朋友一樣哈拉),但其實這種激動是緣於勾起我當年參與戲劇演出的美好回憶吧!

當晚,為了撫平激動,花了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從右岸穿過塞納河走回家,大概看了一半一上的巴黎景點,突然覺得,看完戲後的感受甚至包括回到家那段路也會影響到對整齣戲的感覺,在上床睡覺的那一刻,才真的是說這是個美好夜晚的定論的時候。

2008年6月12日 星期四

晚間新聞

吃飯配新聞是台灣帶來的習慣(壞習慣?),法國的新聞跟台灣比,平淡無奇,甚至常有讓人昏昏欲睡之感,今晚也一樣,剛吃飽飯,有點被主播催眠的同時,居然接二連三來了幾則很有趣的新聞...第一則是關於打屁股,對!沒錯,打小孩屁股,歐盟正在準備討論全面禁止打小孩屁股,正覺得好笑的時候,記者還真的到公園去訪問帶著小孩在玩盪鞦韆的父母:您覺得禁打小孩屁股怎樣?父母也都很認真的回答:我覺得,有時候小孩真的很不乖,沒有別的方法,只能打屁股,然後訪問一位歐盟的高官,瑞典來的,說她們瑞典已經禁止打小孩屁股三十年了,然後又訪問一個小兒專家,說打屁股對小孩所造成的創傷很大...最後新聞引用一個數據,記的不太清楚,總之,就是不打小孩屁股的家庭之後造成家庭暴力的機會比較低之類的,這個新聞也順便給家裡有小寶寶的朋友參考(哈)....接下來是講法國的大學聯考(bac),因為聯考開始了,說到這個,法國小孩跟台灣小孩比也沒有比較爽,頂多是沒補習而已,他們的聯考很"多樣化",跟台灣只有一份試題比不同,他們的科目有上百種,包括甚麼木工啊!風帆船啊!浮潛啊!還有空中巴士的技工,農夫(這些考試的科目常常是他們新聞的題材,因為有些真的很特別)....不過這裡要說明,因為他們等於把所有高中高職的考試都放一起考,另外語言科目我一直以來也覺得是一絕,全世界各種語言都可以選,比如中文啊,阿拉伯文啊,非洲某地的語言啊...都可以選作你的語言科目(居然找的到人出題!!??),他們這種聯考的形式已經有200年歷史了,這報導主要是說這麼多的科目花了政府不少銀子,每個學生每份考卷的成本都相當高,跟歐洲鄰國比起來,這"聯考"幾乎是法國獨有,又不敢廢掉(基本上這國家不太喜歡做改變,改到哪一行業哪一行業就上街抗議,聯考廢掉這件事學生就上街鬧過)。最後一則是一個議員作秀的新聞(中外皆然啊),一堆法國共產黨(PCF,這黨在二戰後曾經非常大,後來愈來愈小愈來愈小,現在只在一些窮困郊區或工業區有小小的位置)的議員,照著超市的廣告吃超便宜餐,法國的超市都有超市牌(台灣的家樂福啊,大潤發啊也有引進這種方法),因為最近通貨膨脹,購買力下降的關係,這些議員就決定在一個正式的餐廳買來超市廣告中的那些超市牌食物來吃,號稱0.85歐元吃一頓(這一般是一根法國麵包的價格),議員們排排坐來給大家上一課:多少窮人得吃這樣一餐!民間多疾苦!看起來真的是很差的一餐,這手法我看了覺得難道他們有到台灣考察過嗎?偷學的吧! 然後新聞的結論是,根據營養師的建議,吃這樣不可能有均衡的營養(這我也看得出來),每餐至少要2.8歐元才能有均衡的營養,嚇!居然可以算得出來,真不簡單。

2008年5月29日 星期四

得獎的是--Jean Nouvel


三月底介紹了關於巴黎二十一世紀初最重要的一個都市計畫案:La Defense商業區的摩天大樓Tour Signal,不過當時的揭曉時間寫錯,應該是五月底,在前天正式揭曉,這五選一的大案由Jean Nouvel得到。這棟新大樓建造價格六億歐元,301公尺高(台北101是501公尺高),樓板面積共14萬平方公尺(台北101是41萬平方公尺),主要的設計理念是讓它成為一座有人性的大樓,不像一般的摩天大樓以辦公室為主,這棟大樓將由四個部分組成:辦公室,住宅,旅館,商業中心,重點應該是住宅和旅館,使得整棟大樓能夠24小時有人在流動,而不像一般的辦公大樓一到下班便感覺成為空城,這也是Jean Nouvel對現代大樓長久一來省思的一種實踐。曾在最近的一次談話節目看到他的專訪,果然有大師風範,講起他的理念條理分明,很堅持自己的信念,讓我也更了解他作品的理念,比如說在這個大樓結果揭曉後,費加洛報網路版的讀者回應中馬上出現了以下的回應:"這真是五件作品最醜的一件","真是可惜居然是他得到","一個天大錯誤"......我一開始也有這種感覺,不過仔細看看這大樓,儘管的確是不太"媚俗",但我覺得它的作品如果只看模型,方方正正的感覺很醜,但重要的是它的材料,就像他其他的作品一樣,而且中間兩個挑高的大廳,其實也挺特別的,跟其他幾件明顯看出特色的作品比起來,它方方正正的外表會讓巴黎人聯想起其他七零年代所蓋的醜陋高樓,不過也許因為如此他已記取了教訓做了改變,總而言之,結果已定,這座大樓預定2013年的耶誕節完成,就像我上次提到的,法國人的決定常常是意想不到的,對他們來說,一棟在落成數年後仍能引人議論的建築或許比一棟看似完美的作品更重要吧...

2008年5月24日 星期六

諾曼第三部曲之三(下)---Etretat

從盧昂坐往Le Havre的火車上,心裡特別緊張,我知道每次到諾曼第來時的一種歷史的哀愁感應該得要靠下一站來治療,因為下一站充滿了童年快樂的回憶,另一個緊張的原因是其實到Le Havre的目的是為了轉車,得要在下火車的十分鐘內轉一通往目的地的巴士。先提一下Le Havre這個地方,因為後來回巴黎時在這裡待了幾個小時,這個僅次於馬賽的法國第二大港...真的,沒有一玩的理由!這個在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最重要的軍港之一自然不可能平安無事,基本上,整個城市被聯軍炸平,儘管事後的重建有不少頗具巧思的建築(市中心的都市計畫甚至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的世界遺跡),不過個人不太欣賞,單調的顏色,有點後現代的味道....尤其在看了旅遊中心內的古代地圖後,又是一陣哀愁...要去的地方是個小鎮,是那種一天有固定班次,錯過了就再見的那種小地方,在一個小時的山路後,已經有點快到暈車的地步,照例,先到幾個禮拜前就訂好的民宿報到,一個退休老爹熱情的接待,到了房間,才發現是民宿的價錢卻是五星級的view!這房間不但可以看到整個鎮,我們此行目的的景點也躍於眼前!







遠方的那個象鼻樣的岬角!就是目的地!至於童年的回憶,這就是亞森羅蘋的故鄉!也是他藏寶的地方, 這照片是從房間窗戶往外照,也因為這樣,隔天早上一起床,就又照了張早晨的景象。



當然來到這裡總不能只是在旅館房間對著外面照相,有兩個地方是一定要去的,一個就是亞森羅蘋的博物館,另一個就是爬一爬這個象鼻角。說起Etretat這個地方,儘管非常小,但就像野柳的女王頭一樣,法國人都知道這個地方,這個鎮在十九世紀便十分有名,莫內在這畫了一幅這個象鼻角,文豪莫泊桑也在這裡待過(還有好些文人雅士來這度假),更不用說亞森羅蘋的作者盧布朗(Maurice Leblanc),本身是盧昂人的他在這裡有一個度假小屋,便是現在的博物館。




這博物館很好玩,說是博物館(它的名字叫Le clos Arsène Lupin,就是亞森羅蘋的秘窟),倒頗有迪士尼樂園的感覺,視聲光效果互動式的,所以戴著耳機會有人在講故事,然後每個房間都有各種聲光效果的配合,看完後還真有點感動,雖然說真的亞森羅蘋的故事有點忘光了,不過記憶裡仍有一些印象,結束後決定到象鼻角去,完成拼圖的最後一塊,



並且爬了上去,早餐時跟老爹聊天才知道,這裡的風大是有名的,在頂上才發現真的大的有點恐怖,但也才能體會亞森羅蘋把寶物藏在這裡的苦心(哈哈)。




諾曼第之行結束了嗎?八月其實還得去一趟參加朋友的婚禮,不過我有預感,跟它緣份未了,一定還會再去的。

2008年5月5日 星期一

書報攤上的廣告

這是一份在巴黎街頭書報亭上的廣告,法國的報章雜誌左右派壁壘分明,對政治人物的批判毫不手軟,極盡諷刺之能事,像現任總統更是大標靶之一,尤其是在他就職一年的前夕,像這份左派雜誌,封面看起來,總統還挺有派頭的,但那大白色的字寫著"X!四年",Putain等於英文的Shit,四年的話,因為法國總統任期是五年,所以正確的解釋是,"x!還有四年",真是夠狠了,也不過才就任一年就開始度日如年幫他倒數了!

2008年4月26日 星期六

精選三張相關照片













純正諾曼第風格建築













小豬標誌表示是肉舖













近看比較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