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7日 星期二

大學牆外的海報戰


交通的罷工結束了,但學生對政府大學改革法的不滿正在醞釀,學生對上政府,在法國已經是幾百年來的傳統,學生往往是站在抗議的最前線;這張圖是巴黎第一大學萬神殿校區建築外的一角,可以看的出法國學生政治的生態,一方面,通常比較左傾的幾個學生會,中間有法國總統圖片,比著中指,上面寫著:沙克吉總統,是富人多了150億元,學生呢? 來諷刺右派當選後的減稅措施,而才當選不到六個月的右派當然也氣勢不弱,紅色的海報以反對罷佔學校為題,表達最近左派激進學生動輒罷佔學校不讓其他學生上課表示憤怒。

2007年11月22日 星期四

Adieu, Maurice Béjart


早上起來,一如往常的打開電腦,瀏覽當天的新聞,突然看到世界報(Le monde)的網站出現一條即時新聞,Maurice Béjart凌晨於瑞士洛桑過世,享年八十歲,震驚之餘趕緊再找其他報紙的網站,了解相關的消息。

Maurice Béjart是法國芭蕾舞大師,對現代芭蕾有相當重要的貢獻,可以說是近代法國最知名的編舞家,五十年來一共創作了250齣芭蕾舞,他對芭蕾舞最大的貢獻,便是把一向古典而高不可攀的芭蕾舞帶給普羅大眾,父親是哲學家的他,在從小的耳濡目染下,常常將哲學的問題帶入他的創作,他的創作原素也時有創新,不只用華格納或巴哈等古典音樂,也用U2或QUEEN等現代音樂(關於他的生平可以上Wikipedia看,英文版或法文版的都有)。

會認識他其實出於巧合,這兩三年開始喜歡上芭蕾舞(巴黎歌劇院的芭蕾舞團算是世界頂尖的舞團,位於第九區的Garnier歌劇院更是來巴黎不能不去的地標性建築,新的巴士底劇院也很值得參觀),從舞姬(La Bayadere)看到經典名戲天鵝湖(Le lac de Sygne),吉賽兒(Giselle),茶花女(La dame aux camelias),不過這些芭蕾舞劇都算是古典的劇目,兩年前的法國國慶,得知巴黎歌劇院會開放一齣免費芭蕾舞給民眾看,當天的曲目便是Maurice Béjart的選集,在這之前已經看過好幾次他劇團的海報在巴黎的地鐵出現,當時便對這個海報中站在舞台中央接受觀眾歡呼的老先生感到好奇,如此的有神,毫不猶豫的便決定當天一早就到巴士底劇院排隊(陰錯陽差太早到,整整排了兩三個小時,不過巴士底廣場是國慶閱兵重兵集結之地,所以倒也等於看了一次閱兵),因為早到,位子非常的前面(大概是超過五十歐元的位子吧),開始的兩齣戲很明顯的充滿了實驗性質,對第一次看這種前衛芭蕾(應該算是現代舞吧)的我,其實有點不習慣,不過到了最後一齣Boléro的時候,真的是開了眼界,不論是音樂,舞者都讓我覺得這絕對是經典,到兩年後的現在,當天的感動我想我應該沒辦法忘記,直到他去世前,儘管為宿疾所苦,仍然為了他舞團於明年初的新作努力排戲,看到他的戲,彷彿看到了他在舞台上的身影。

圖為巴黎街上,Maurice Béjart劇團明年演出的海報。
網路相關連結:
Maurice Béjart劇團官方網站http://www.bejart.ch/
剛提到的Boléro這齣舞的內容http://www.youtube.com/watch?v=gh_9leIFl7Y

2007年11月20日 星期二

La grève,La galère, Ral bol!!!

這幾天在法國電視新聞最常聽到的就是這三個字,分別是"罷工","慘境",和"受夠了"的意思,沒錯,巴黎公共運輸公司(RATP)和法國國鐵(SNCF)的罷工已經進入第八天,除此之外,今天法國公務員,老師也加入了罷工的戰線,還有許多大學也被封鎖(bloquer)。要敘述這個罷工的原因,簡單的講,就是上任滿六個月的沙克吉(Sarkozy)總統想要砍公務員(特別是國營事業如火車公司,交通公司,水電公司)所享有特殊的退休制度(les régimes spéciaux),這場景台灣也有似曾相似的經驗,比如說總統指出享有這制度的昰特權階級,要改革必先改這批享有特權階級的人,只是在法國,要讓這批人就此就範並沒有這麼容易,所以抗爭到了今天仍然未解,這改革的前因後果,這裡不討論,就像台灣的情況,立場的不同多少會參有政治的因素,要談法國左右派的恩怨情仇,也可以開堂政治學的課來介紹了,想談的昰我的所見所聞,畢竟也算受害人之一的我可不想只是講些書本上的玩意兒。
罷工其實在法國算昰件很平常的事(但不要以為他們的專利,德國據說才是罷工最兇的國家,德國國鐵也正在罷工中),不過這種全國性的以公共交通為主軸的罷工卻不是那麼的頻繁,我也只不過遇到過兩次,因為在所有的罷工中,交通罷工算是最狠,對民眾影響最大的一種,首先法國的火車密度僅次於日本,法國高鐵TGV算是連接巴黎與外省各地的命脈,斷了對經濟有很大的損害;有句形容巴黎人生活的話,叫"Métro-boulot-dodo"(地鐵-工作-睡覺),則代表了地鐵對巴黎人生活的重要,尤其是跟所有的大城市一樣,住在郊區來市區上班的居民其實佔的比例非常高,所以聽到地鐵罷工,對很多人來說那真是痛苦的開始,比如說我就有幾個法國朋友,為了上班五六點就得起床,有的就走個一兩個小時的路去上班,也有硬是去擠那班距被拉的很長的地鐵列車,可想而知,班班客滿之下,常常根本擠不上去,或者得等上好幾班車,不早點出門,別想準時上班,我常去的圖書館便每天貼出當天開關門的時間,為了沒辦法早到的員工,早上開門的時間變晚,晚上下班時間則提早。而巴黎的街頭很明顯的多出了許多原本坐地鐵的人,變得十分擁擠,很有亞洲城市的味道,馬路上的交通更是恐怖,車子多出了許多,許多不得不開車上班的民眾往往得要忍受比平常嚴重數倍的堵車,也造成了空氣的汙染(法國費加洛報Le Figaro的數據是每天多出一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這幾天剛好有寒流來,動輒五度十度的低溫常常得用走的,其實真的覺得這樣搞下去不是辦法,儘管走在幾條幹道上倒也因為人群和汽車的熱氣而感覺比較暖和,面對不願讓步的政府和公會,硬碰硬的結果還是民眾最可憐,但其實法國人也老早習慣這種抗爭,大家現在聯想到的都是1995年的一次罷工,地鐵總共中斷了三個星期,所以看來還得繼續忍耐下去了。

2007年11月17日 星期六

新的連結 Sciences Po 校長blog---1.

這幾天在報紙上看到sciences po 校長的訪問,對他的想法很有興趣,於是便上網查他的資料,沒想到他居然有個blog,說起來曝光率算高的他(我就在報紙看過好幾次他的訪問),有blog也是挺正常的。甚麼昰sciences Po呢?就是位於巴黎的政治學院,這個學校屬於法國大學校(grande ecole)系統,關於甚麼昰大學校,有必要再用另一篇文章來介紹,總之,就等於是台大法學院(這學校學生比較多人,約六千名學生),或者說類似倫敦政經學院(這是校長先生自己的比較),而要進入這個學校,除了大學聯考要過外,還要成績夠好,能參加高中畢業後的預備班,再通過進入這個學校的考試(這考試很難很難),所以能進入scienecs po的學生,基本上等於是法國的菁英,有呼風喚雨的感覺(現任總統Nicolas Sarkozy就算是校友),而這個政治學院其實在其他的城市也有,等於冠上各個城市名,比如Sciences Po Lille(里爾)Lyon(里昂),當然都不比巴黎的地位,不過也是大學校等級(我有個不錯的法國朋友昰其中的一間畢業的,現在在法國外交部當公務員),而這個校長是怎麼樣的來歷呢?首先他念過巴黎的大路易高中(Louis le grand)和亨利四世高中(Henri IX),這兩所學校等於是法國的建中北一女,不過歷史久很多(大路易高中建校於西元1563年,亨利四世高中校舍是西元500多年蓋的,19世紀成為高中,校長本人因為數理太爛,在大路易高中被老師羞辱後轉到亨利四世高中),在要畢業的時候,老師告誡他:如果你去Sciences Po,只會斷送你的學術生涯(老師應該希望他進ENS,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高等師範學院,許多有名的哲學家或者教授都是這裡畢業),結果叛逆的他硬是選擇了Sciences Po,畢業後他又進入更高一級的高等行政學院(ENA,Ecole nationale d'administration),這個學校更猛,專門培養高級公務員和企業老闆,法國許多總理都是那裡畢業的,ENA前十名畢業的他(畢業後分發到各個政府單位,依成績排名來選擇),選擇了第一志願的最高行政法院(Conseil d'Eat,其實以最高行政法院翻譯還不足以完全譯出他的功能,有機會可以再談),並當上了諮議員,接下來被指派為政治學院的校長,至今快十年。

2007年11月4日 星期日

蠢事兩三件

人在國外唸書,難免會發生一些令人莞爾的笨事,偏偏最近發生的次數還特別頻繁,不怕丟臉,跟大家分享:

1.看錯日期:有本一直在猶豫要不要買的書,特別是它的出版社比較專門,想說也許可以看看這出版社的網站,也許有別的相關書籍可以買,結果一連,發現這出版社準備在一個活動中參展,地點位在某個政府部門,結果當天興高采烈的跑去,哇!大門深鎖,看一下手錶上的日期,才發現,歐,那是上個禮拜不是這個禮拜。

2.日光節約時間:這東西是歐美特產,簡單的說就是夏令時間調慢一小時,冬天再調回來,每次一調總會發生一些趣事,幾年前便發生過一次,約好去法國東部找朋友,結果到火車站才發現當天調時間,火車已經走了,只好打電話跟朋友說會晚到,然後坐下班車,硬著頭皮跟車掌解釋(通常是不能換班車的);通常換時間是在禮拜天,想說這次應該是十月的第三個禮拜天(錯誤的直覺),於是當天一直期待,但沒換,聽廣播剛好聽到有專家在討論這個換時間的好壞處,隱然聽到說不用換什麼的,就想說今年應該是廢了這個東西,又過了一個禮拜,也就是十月的第四個禮拜天,那天剛好跟一些法國朋友約去郊區健行,一大早九點的火車,當天很冷,咬著牙七點多就起床,加上前一天有點晚睡,真的是天人交戰,結果到了車站...提早了一個小時,才發現當天換時間,還沒完!隔天有事必須早起,設了手機鬧鐘,結果,手機的時間忘了改,又早起了一個小時。

3.搞不清楚放假時間:學生的放假應該最多,除了寒暑假,還有春假,有的沒的一堆假期,剛到法國的時候,才發現他們的假日好像更多,因為多了一堆有的沒的什麼大戰結束紀念(還兩次勒),還有一些宗教假期(聖母升天,還有降臨好像也放),最近是萬聖節的假期,問題是,念了博士班後跟學校變得很不熟,久久去一次外,大多是待在巴黎的幾個圖書館,前幾天想要去學校註冊,到了學校才發現空蕩蕩的一個人也沒有,隔天跑去常去的一家圖書館,也是大門深鎖,才知道,整個禮拜學校都放假,這就像老外到台灣,遇到過年,搞不清楚狀況的一直跑去學校一樣吧。

2007年11月2日 星期五





















這是一張位於巴黎聖米歇爾大道(Boulevard Saint Michel)上的公寓內照的照片,幾位留法的朋友原本都住在這棟公寓裡,跟大部份的巴黎歐思曼式(Hausmannien)的公寓一樣,這房子也是19世紀末的作品,外表典雅,坐起來搖搖晃晃的電梯,還有內部獨特的格局,這是我喜歡參觀法國人家的原因,就算外表相似,內部總是會給我驚喜,其實這公寓已經去過幾次,房東巧妙的把房間隔成許多部份,照片中的景觀是從來沒有見過的,因為能夠通往陽台的部份是房東自己住的,不過聽朋友說過,國慶煙火的時候曾請求房東開一次那個門,據說可以看到整個鐵塔,我習慣把這種可以看到鐵塔的房子稱為豪宅,比從傭人房閣樓看(請看電影料理鼠王),這個公寓應該名副其實多了;又聽說,這房子實際上是房東太太的父親蓋的,最後分到這層,而她已經80多歲了,平常住在郊區,偶而會自己開車到巴黎,就住在這裡。

這次有機會拍這張照片,跟住在這裡的朋友準備在當天離開巴黎回台有關,她把一些帶不走的東西送人,平常不開放通往陽台的門居然也特別打開,於是就照下了這張照片,房子裡感覺從未更新的裝潢讓人彷彿置身於世紀初的巴黎,但也聞到一絲的霉味,屋裡的佈置更是看的出歲月的痕跡,房東太太年輕的時候是個歌手(可能在酒館,也可能是劇場),牆上掛了幅她年輕時的畫像。就在這張照片照下的幾分鐘後,房東太太意外的提早出現,除了禮貌性的跟她打招呼外,也不斷讚美她的房子,自己開車來的老太太氣質依舊,問到她是否就要把房子賣掉時,她露出了許多的不捨,她說她一輩子的回憶都在這裡,不過實在是沒辦法照顧到這間公寓,這公寓轉手後勢必得要重新裝潢一下,這世紀初的裝潢應該是沒辦法再保存下去,想到這裡,離開前又再仔細的看了一眼這間似乎時間凝結在十九世紀末的公寓,我也充滿了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