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E.G的南特之行,其實有個更重要的主題--就是參加紀念廢奴日的相關活動,要知道,南特在十七世紀開始的將非洲黑人運往美洲的奴隸買賣佔了很大的角色,幾百萬人次的運送中,南特就佔了將近一半(波爾多大概就是另一半了),所以這個城市的財富歷史跟運奴有著很大的關係。E.G跟前總統席哈克總及前總理徳非勒潘是朋友,在席哈克將每年的五月十日訂為廢奴紀念日後,E.G是因著這個紀念日成立的委員會召集人。
會遇到這個遊行隊伍其實是意外,在準備去參加那場精彩表演的路上穿過市中心的廣場,突然就看到這個隊伍,這是當年運送奴隸隊伍的重現,一群穿的破爛麻衣的奴隸上著手銬腳鐐,一個接一個的在士兵的鞭子抽打及吆喝下,緩步向前,嘴裡還唱著帶著一絲悲傷的一種黑人靈歌,這樣直接的重現,讓在隊伍附近原本喧鬧的大街市民都安靜了下來,這個城市曾參與人類史上最殘酷的罪行之一,想必他們看到這樣的重現,內心是和我一樣地震憾,我沒跟太久,因為走沒幾分鐘就發現眼淚不停使喚的流下,無法再繼續走下去,儘管我對整個運送奴隸的過程,及其中的痛苦有不少研究,但是真的當面看到事件的重現,還是會有種強烈的難過,這些被剝奪自由的奴隸,就這樣被運到千里之外的未知大陸,其中許多人在還沒看到陸地就已經因為生病過世被丟到海裡,到了陸地後無比沉重的未來等著他們....
這樣面對歷史的態度我是十分同意的,任何的罪行、冤案、運動,如果以「一切要向前看」或著以「合諧發展為先」這樣迂腐逃避的態度看,永遠都有憤怒的受害者、甚至他們的後代過著在角落哭泣的生活,當然要說法國在這方面有多麼進步也是可笑的,運奴的行為直到廢奴的150多年後才在2001年在爭議中於國民議會通過為反人類罪行,要知道這是一個以法蘭西尊嚴為先的國家,因此,納粹魁儡的法國維奇政府所犯的猶太人滅絕罪行,前總統密特朗(1981-1995)將它以不是法國正統政府所犯為由,拒絕以國家名義向受害者道歉,要一直到下一任的席哈克總統才正式以法國政府為名向受害者道歉;另外,在二次世界大戰為解放法國貢獻重要的殖民地部隊一直到這幾年才有電影或書籍提到;阿爾及利亞戰爭(1954-1962)站在法國一方的阿爾及利亞人在戰爭失敗後,成為與殖民者通敵的判國賊,但多年來法國政府卻沒有給他們實質的補償(這些人當年的待遇與法國同僚比起來相差甚多,許多人到今天都還拿著一點點的退職金辛苦的過著),他們在戰爭過後的六十年,仍在為著他們的地位及榮譽努力著。
在分享這樣的態度後,身邊不只一個朋友以台灣原住民的例子來做為反對的理由,認為要查怎麼查的完,我認為這個例子是荒謬的,看看澳洲新總理不就為當年白人對原住民的種種道歉嗎? 當然所有對原住民的侵占行為各國不同,這是歷史學家的工作,也是需要民眾的共識的,也就是要從下而上,這些道歉絕對不是一朝一夕而來,而是比如受害者的後代及學界的努力成果,這也往往有政治的因素,不同的政黨對同一歷史事件有不同的角度,這也是另一個要努力的方向,歷史總需要時間的沉澱才能讓人心平氣和的看待,重要的是,絕對不要以一種「那已經是過去」的輕蔑態度來看待所有有受害者的事件。
這個遊行看的出要在一個右派執政的城市就不太可能出現,這麼赤裸裸的呈現方法對右派來說是有點太超過的,不過我也看的出在遊行上主辦單位也是有做一些努力,比如說隊伍中的奴隸也有不少白人,似乎有種要減低那種完全寫實的衝擊感。這些紀念活動的目的不是要讓大家有罪惡感,而是要產生一種同理心、道德感,正面的面對過去所犯過的錯誤,面對現今仍存在的許多的不公或罪行。這個重現歷史的遊行的確讓我開了眼界。
1 則留言:
這一篇好精彩,看得好過癮。
張貼留言